景邁尋茶記:探尋世界上年代最久遠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
小編為大家提供普洱資訊,普洱旅行攻略,普洱美食,普洱酒店,普洱會展,普洱團建,普洱活動策劃等一切相關信息
這里是景邁山,郁郁蔥蔥,蟲鳴鳥叫,花木盛開,清澈的溪流蜿蜒在茂密的森林中,采茶人三三兩兩,背著籮筐行走,筐中鮮嫩的茶葉映襯著這座茶山蒼翠的顏色。
這是蟄伏了一整個冬天的期待,古茶樹的新綠訴說著這一年以來的滋味,勃勃生機將山中古老的村落喚醒,綿延的茶山,沉靜而美麗。
這里是中國最文藝的茶山,云海與古村落交映出世外桃源的模樣。它是瀾滄江流域的核心古茶山之一,熱帶季風氣候使當地四季的溫差相對溫和,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度,賦予了古茶樹生長的黃金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而我們的腳步,也從這里開始。
鳥瞰景邁茶山,2.8萬畝古茶園映入眼簾,滿眼綠色成為這片大地的主色調。這里的古茶林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連片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也是布朗族、傣族、佤族等少數民族賴以生存的綠色家園。
整個景邁由景邁大寨、糯崗村、勐本村、翁基村、芒洪村等10多個自然村寨組成,各個寨子的生活狀態不盡相同。景邁大寨位于景邁山北坡,為傣族村寨,主要以茶葉加工為主。村寨建筑風格比山上其他村寨更新、更現代,由于從事茶葉加工,很多建筑為前廠后家的樣式,這與當地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糯崗村是典型的傣族村寨,在傣語中意為“鹿飲水的地方”,位于景邁山的西北側,據傳傣族已在此世居千年。糯崗古寨一共有100多戶人家,村寨中有寺廟與觀景臺。鳥瞰村寨,可以發現整個村寨充分體現了傣族人民對于建筑與環境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糯崗古寨是景邁山遺產區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兩個古村落之一,古樸清雅、空靈靜謐成為很多人對于這個村寨的第一印象。
景邁山采茶、制茶的另一支力量為布朗族,他們主要分布在景邁村、翁基村,布朗族和傣族都是很早掌握茶樹種植技術的民族,布朗族更是將采茶、制茶作為主要經濟來源,因此布朗族也被稱為“種茶的民族”。
豐富的普洱茶資源與多彩的民族文化背后,是景邁山老百姓對于普洱茶的依賴,近年隨著普洱茶知名度不斷提升,當地老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多變化,茶葉經濟為這座古茶山帶來了新的經濟發展與文化振興之路。每年潑水節前后,是當地老百姓最為忙碌的時候,“明前茶”成為外地茶商與茶客爭相購買的茶葉佳品。
近年來,景邁山茶葉的價格開始呈現階梯化發展,古樹采摘鮮葉一個價格,整片混采一個價格,單獨的大樹茶、古樹茶又是一個價格,采摘小樹茶時還分為放養和修剪的,不同種植方式帶來不同價位,景邁山的茶也由此而拉開梯度價位,從兩三百到五六千不等,這也為景邁茶山茶葉的不同運作模式注入了不一樣的發展動力。
景邁山,作為文藝與美好的代名詞,當地老百姓以茶為生,隨著古茶價格的上升,很多年輕人開始建設自己的茶空間、發展當地的高端茶,甚至將景邁茶帶到海外,將普洱茶文化帶到五湖四海,這種茶文化意識的覺醒,為景邁古茶山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暮色四合,墨染青山
古老茶山的身影
在蒼茫大地上綿延遠方
這里的人們
將喜怒哀樂融進這四季的茶山
一步步探尋著
景邁茶的明天
以上內容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